江蘇省南京市2015屆高三第三次調研測試語文試題
本試卷共6頁。滿分16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
一、語言文字運用(16分)1.在下面一段話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對歷史細節,普通人往往采取 ▲ ,大而化之,甚至是玩笑戲謔的態度。比如中國戲曲,臺上擺一張桌子,旁邊放兩把椅子,服裝道具, ▲ ,善惡忠奸,美丑妍媸,全靠臉譜區別,什么朝代,都是這一套。它和文人藝術真是 ▲ ,另有自己的欣賞規矩。即使貴為天下母儀,如慈禧太后,人稱國學大師,像陳寅恪,只要是進戲園子聽戲,都得遵守這套規矩,根本沒有誰跟歷史較真兒。A.漫不經心 千篇一律 大異其趣 B. 漠不關心 千人一面 大異其趣C.漠不關心 千篇一律 各異其趣 D. 漫不經心 千人一面 各異其趣2.下列表意明確無誤的一句是(3分) A.隨便你走進哪個教室,課桌上都堆著很多根本沒用的資料。B.講臺一邊站著一個人,班主任介紹說這是新轉來的同學。C.他真的很好說話,只要你跟他相處幾天,就會發現這一點。D.這家培訓機構發來短信,請學員務必在5月10日前去領證。3.下列語句所用修辭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3分)A.嚼得菜根,做得大事。B.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C.每一朵烏云都有它的金邊。D.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4. 下列語段空缺處應填入的語句,排列正確的一項是(3分)當然,所謂的“抄書”,其實大有講究。 ▲ 。不過,“文抄公”需要有自己的價值尺度與審美標準,否則會變成偷懶甚至抄襲的借口。①不僅僅是中國文人抄書,外國人中也不乏這種雅趣。②抄書既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資料準備,也是一種寫作技巧,還可以養成讀書思考的習慣。③你要讀書,最好是深入字叢,在那里駐足、悠游、徜徉,而不是走馬觀花。④清代第一流學者中,不乏喜歡此道者。⑤本雅明就有這樣的妙喻:就像坐飛機無法領略窗外風景,除非你親自走進風景中。⑥歸國之初的魯迅,曾用了十年時間來“鈔舊書”。A.①②④⑥⑤③B.②④⑥①⑤③C.③②⑥④①⑤D.④⑥①⑤②③5.閱讀下面的圖表,概括“明星”類員工的特征。(4分)▲ 二、文言文閱讀(18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仲氏文集序
歐陽修
嗚呼!語稱君子知命。所謂命,其果可知乎?貴賤窮亨,用舍進退,得失成敗,其有幸有不幸,或當然而不然,而皆不知其所以然者,則推之于天,曰有命。夫君子所謂知命者,知此而已。蓋小人知在我,故常無所不為;君子知有命,故能無所屈。凡士之有材而不用于世,有善而不知于人,至于老死困窮而不悔者,皆推之有命,而不求茍合者也。余讀仲君之文,而想見其人也。君諱訥,字樸翁。其氣剛,其學古,其材敏。其為文抑揚感激,勁正豪邁,似其為人。少舉進士,官至尚書屯田員外郎而止。君生于有宋百年全盛之際,儒學文章之士得用之時,宜其馳騁上下,發揮其所畜,振耀于當世。而獨韜藏抑郁、久伏而不顯者,蓋其不茍屈以合世,故世亦莫之知也,豈非知命之君子歟!余謂君非徒知命而不茍屈,亦自負其所有者,謂雖抑于一時,必將伸于后世而不可掩也。君之既歿,富春孫莘老狀其行以告于史,臨川王介甫銘之石以藏諸幽,而余又序其集以行于世。然則君之不茍屈于一時,而有待于后世者,其不在吾三人者邪?噫!余雖老且病,而言不文,其可不勉!觀文殿學士刑部尚書知亳州廬陵歐陽修序。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至于老死困窮而不悔者 困窮:貧窮 B.其為文抑揚感激 感激:感動C.而獨韜藏抑郁 抑郁:憂郁D.亦自負其所有者 自負:自恃7.下列“而”字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3分)例句:其有幸有不幸,或當然而不然A.凡士之有材而不用于世,有善而不知于人B.余讀仲君之文,而想見其人也C.少舉進士,官至尚書屯田員外郎而止D.謂雖抑于一時,必將伸于后世而不可掩也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宜其馳騁上下,發揮其所畜,振耀于當世。(4分)▲ (2)臨川王介甫銘之石以藏諸幽,而余又序其集以行于世。(4分)▲ 9.從文中看,仲氏“伸于后世”的原因有哪些?(4分)▲ 三、古詩詞鑒賞(10分)10.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臨江仙·即席和韓南澗①韻
辛棄疾
風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溪邊喚渡柳邊行。花飛蝴蝶亂,桑嫩野蠶生。綠野先生②閑袖手,卻尋詩酒功名。未知明日定陰晴。今宵成獨醉,卻笑眾人醒。【注】①韓南澗:即韓元吉,號南澗,南宋詞人。②綠野先生:唐代宰相裴度隱退后,于洛陽建別墅,名綠野堂,與白居易、劉禹錫等詩酒相娛,不問政事。(1)上闋前兩句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這兩句有什么作用?(4分)▲ (2)下闋表達了哪些復雜的情感?請作概括。(6分)▲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惟草木之零落兮, ▲ 。(屈原《離騷》)(2) ▲ ,無以至千里。(荀子《勸學》)(3) ▲ ,渺滄海之一粟。(蘇軾《赤壁賦》)(4) 座中泣下誰最多? ▲ 。(白居易《琵琶行》)(5)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 ?傳不習乎?(《論語·學而》)(6) 前者呼,后者應, ▲ ,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歐陽修《醉翁亭記》)(7) 為人性僻耽佳句, ▲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8) ▲ ,吹盡狂沙始到金。(劉禹錫《浪淘沙》)五、現代文閱讀(一)(20分)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題。你為什么要流走
鮑爾吉·原野
①布爾津河像長方形的餐桌,碧綠色的臺面等待擺上水果和面包的籃子。河水在岸邊有一點小小的波紋,好像桌布的褶皺。②我坐在山坡上看這只餐桌,它陷在青草里,因此看不見桌子腿。這么長的餐桌,應該安裝幾百條腿,結實的橡木和花楸木腿。小鳥從餐桌上直著飛過去,檢查餐桌擺沒擺酒杯和筷子。其實不用擺筷子,折一段岸邊的紅柳就是筷子。紅柳開滿密密的小紅花,花瓣比蚊子的翅膀還要小。這么小的花瓣好像沒打算凋落,像不愿出嫁的女兒賴在家里。紅柳的花瓣真的可以在枝上呆很久,沒有古人所說的飄零景象。③來會餐的鳥兒飛過了許多撥兒,它們什么也沒吃到,失望地飛走了。有的鳥干脆一頭扎進“桌子”里面,冒出頭時,尖尖的喙已叼著一條銀魚。這就是河流的秘密,吃的東西藏在桌子底下。④青草和紅柳合伙把布爾津河藏在自己懷里,從外表看,它不過是一只沒擺食物的餐桌。為了防止人或動物偷走這條河,紅柳背后還站著白樺樹。白樺樹的作用是遮擋窺視者的視線。青草、紅柳和白樺樹,每次看到藏在這里的布爾津河干凈又豐滿,心里就高興,它們竟可以藏起一條河。但它們沒想到,布爾津河一直偷偷往西流。表面看,河水一點沒減少,仍像青玉臺面的長餐桌,但水流早從河床里面跑了。假如有一天青草知道了布爾津河竟然一直在偷偷流,它一定不明白河水要流到什么地方去,還有比喀納斯更好的地方嗎?⑤青草喜歡這里,它不愿意遷徙的理由是河谷的風濕潤,青草在風中就可以洗臉。青草身上的條紋每天都洗得比花格襯衣還好看。這里花多,金蓮花開起來像蒺藜一樣密集。這一撥花開盡,有另一撥兒花開。到六月,野芍藥開花,拳頭大的鮮艷的野芍藥花開遍大地,青草天天生活在花園里。可是,布爾津河你為什么要流走呢?⑥現在野芍藥打骨朵了。我用手捏了捏,一顆手指肚大的花蕾能開出碗大的花。我想把山坡的野芍藥的花骨朵全都捏一遍,好像手里捧過百萬玫瑰,但我怎么捏得過來呢?把花捏得不開放怎么辦?草地、懸崖上都有野芍藥花。開在白樺樹腳下的野芍藥花一定最動人,它像一個人從泥土里為白樺樹獻花。白樺的小碎葉子如一簇簇黃花,仔細看,這些黃花原來是帶明黃色調的小綠葉子。能想象,它在阿勒泰的藍天下有多么美,而它的樹身如少女身上的白紗。當晨霧包裹大地又散開后,你覺得白樺樹收留了白霧。我甚至愚蠢地摸了摸樹干,看了看自己的手指肚,又用舌頭舔了舔——沒沾霧,白樺樹就這么白。既然這樣,布爾津河你為什么還要流走呢?⑦有一天,我爬上了對面的山。草和石頭上都是露水,非常滑,但我沒摔倒。登上山頂,看到了我住的地方的真實樣子。黑黑的云杉樹如披斗篷的劍客,從山上三三兩兩走下來。更黑的那塊草地并不是一片云杉長在了一起,那是云朵落在草地上的影子。⑧布爾津河在視野里窄了,像一條白毛巾鋪在山腳下,毛巾上擺著圓圓的小奶球,有一些奶球連在了一起。它們是云朵,這是蒙古山神的早餐。云,原來還可以吃的,這事第一次聽說。山神那么大的食量,不吃云就要吃牛羊了,一早晨吃一群羊,還是吃云吧。霧從河上散開,一朵一朵的云擺在河上,山從霧里露出半個身子,準備伸手抓云吃。昨晚下過雨,木制的牛欄和房子像檸檬一樣黃。不一會兒,天空有鷹飛過,合攏翅膀落在草地上,想要抓自己的影子。野芍藥開花了,山神早上在吃云朵,偷偷流走的布爾津河,把這些事情告訴給了遠方的湖泊。12.從前三段看,文章把布爾津河比成餐桌,有何妙處?(4分)答: ▲ 13.第六段寫景富有特色,試作分析。(6分)答: ▲ 14.“你為什么要流走”在文中反復出現,有哪些作用?(4分)答: ▲ 15.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作者給我們哪些啟示?(6分)答: ▲ 六、現代文閱讀(二)(18分)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題。知識上的鑒別力
林語堂
教育和文化的目標,在于發展知識上的鑒別力。一個理想的受過教育者,不一定要學富五車,而只須明辨善惡;能夠辨別何者是可愛,何者是可憎的,即是在知 識上能鑒別。最令人難受的,莫過于遇著一個胸中滿裝著歷史上的事實人物,并且對時事極為熟悉,但見解和態度則是完全錯誤的人。我曾遇見過這一類的人,他們在談話時,無論什么題目,總有一些材料要發表出來,但是他們的見地,則完全是可笑可憐的。他們的學問是廣博的,但毫無鑒別能力。博學不過是將許多學問或事實填塞進去,而鑒別力則是藝術的判別問題。一個滿腹學問的人,或許很易于寫成一部歷史;但在論人和論事時,或竟是只知依人門戶,并無卓識的。這種人就屬于我們所謂缺乏知識上的鑒別力。所以一個真有學問的人,其實就是一個善于辨別是非者。這就是我們所謂鑒別力。但一個人若想有鑒別力,他必須先有獨立的判斷力,不為一切社會的、政治的、文學的、藝術的或學院式的誘惑所動。一個人在成人時,他的四周必有無數各種各樣的誘惑,如名利誘惑、愛國誘惑、政治誘惑、宗教誘惑,和惑人的詩人、惑人的藝術家、惑人的獨裁者,與惑人的心理學家。當一個心理分析家告訴我們,便秘癥引起暴躁的性情時,凡有識力者對之,只可付諸一笑。當一個人錯誤時,不必因震于他的大名,或震于他的高深學問,而對他有所畏懼。因此識和膽是相聯的,中國人每以膽識并列。凡是后來有所成就的思想家和作家,他們大多在青年時即顯露出知識上的膽力。這種人決不肯盲捧一個名震一時的詩人。他如真心欽佩一個詩人時,他必會說出他欽佩的理由。這就是依賴著他的內心判別而來的;他也決不肯盲捧一個風行一時的畫派,決不肯盲從一個流行的哲理,或一個時髦的學說,不論他們有著何等樣的大名做后盾。他除了內心信服之外,決不肯昧昧然信服一個作家,這就是知識上的鑒別力。這無疑是需要某種對于自己的天真坦白的信心的,而這種自我便是一個人所有的最可靠的東西,一個學者一旦放棄了這種自我判斷的權利,他便隨時可受人生的各種欺蒙了。孔子說:“思而不學則罔,學而不思則殆。”這個警吿其實也是現代的學校所極為需要的。大家都知道現代一般的學校制度傾向于割舍了鑒別力以求學問,以一種堆塞的方法,以為有了一大堆知識便算是造就了一個有識之士,而把愉快的求知扭曲為一種機械的,有一定分量的,呆板與被動的知識的堆塞。但是我們為什么要把知識置于思想之前?我們為什么愿意稱呼一個僅是讀足了學分的大學畢業生為學成之士?這種學分和文憑何以會取代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因為我們是在將民眾整批地教育,如在工廠里邊一般。而危險在于這種制度一經訂立,我們即易于忘卻教育的真正理想目標,即我所說的知識上鑒別力的發展。所以孔子說:“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世上實在無所謂必修科目,無必讀之書,甚至莎士比亞劇本也是如此。我曾受過相當的教育,但我至今弄不清楚西班牙京城叫什么名字,并且有一個時期還以為哈瓦那是一個鄰近古巴的海島呢。(有刪改)
16.擁有鑒別力,需要哪些條件?依據文章三、四兩段,簡要回答。(6分)答: ▲ 17.現代的學校教育存在哪些弊端?請簡要概括。(6分)答: ▲ 18. 請歸納本文的論證思路。(6分)答: ▲ 七、作文(70分)19.根據以下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自選。娘想兒,流水長;兒想娘,扁擔長。——俗語2015屆高三年級第三次調研測試
語文附加題
2015.3
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2頁。滿分40分。考試時間為3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學校、姓名、班級、學號寫在答卷紙的密封線內。答案寫在答卷紙的指定位置。考試結束后,交回答卷紙。一、閱讀材料,完成20—23題。(10分)說文之為書,以文字而兼聲音訓詁者也。吾友段氏若膺,于古音之條理,察之精,剖之密,因是為說文注,而聲音之道大明。于許氏之說,正義、借義,知其典要,觀其會通,而訓詁之道大明。訓詁聲音明而小學明,小學明而經學明。蓋千七百年來無此作矣。若夫辨點畫之正俗察篆隸之繁省沾沾自謂得之而于轉注假借之通例茫乎未之有聞是知有文字而不知有聲音訓詁也。其視若膺之學,淺深相去為何如邪! (節選自王念孫《<說文解字注>序》)20.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5處)(5分)21.《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字典,其作者是 ▲ 時期的 ▲ 。(2分)22.據上文,“若膺之學”深在何處?(15個字以內)(3分)▲ 二、名著閱讀題(15分)23.下列有關名著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 《哈姆萊特》中,作為哈姆萊特忠誠的朋友,霍拉旭在權利角逐和復仇的斗爭中,始終身處漩渦,也是悲劇結局的見證者。B. 《歐也妮·葛朗臺》葛朗臺太太對女兒說:“這是你爸爸第三次請客。”葛朗臺請客的目的是想為他弟弟還清債務。C. 《飛鳥集》的命名,源于泰戈爾的詩歌:“思想掠過我的心上,如一群野鴨飛過天空。我聽見它們鼓翼之聲了。”D. 《三國演義》中,關羽與東吳大將陸遜在荊州交戰大敗,因兵少糧盡,不得不放棄麥城,向西川撤退。E. 《子夜》中,吳蓀甫最后眾叛親離,四小姐離家不歸,手下背叛,杜竹齋收了他的公債,少奶奶佩瑤與他貌合神離。24.簡答題(10分)(1)《紅樓夢》第六十八回,王熙鳳為什么要大鬧寧國府?后來她又是如何處理此事的?(6分)答: ▲ (2)著名作家聶紺弩有詩云:“白盔白甲白旌旗,牙床抬到土谷祠。手執鋼鞭將你打,假洋鬼子復何為。”這寫的是誰?反映了這一人物形象對革命有什么樣的認識?(4分)答: ▲ 三、材料概括分析題(15分)將盧梭的《懺悔錄》引到中國語境,用以比附古代中國文人的,還有錢鐘書先生。他的《管錐編》有如下說法:雖然,相如于己之“竊妻”,縱未津津描畫,而肯夫子自道,不諱不飾,則不特創域中自傳之例,抑足為天下《懺悔錄》之開山焉。把天下《懺悔錄》的開山,拉到中國來,而且一擱就是兩千年前的漢代。這考證,很令人振奮,但似乎有點不大對勁。司馬相如的《自敘》對于琴挑卓文君,確實是既不隱諱,也不羞愧。因此,唐代劉知己撰《史通》時,才會嘲笑司馬相如說,別人的自傳都是表彰祖宗功德和自家業績,你可好,連琴挑卓文君這么不道德的事情都寫進來了,實在太不應該。錢鐘書則反其道而行之,說你看,他把自己這么不道德的事情都寫出來,不是《懺悔錄》是什么?其實,同是琴挑卓文君,劉知己認為不道德,是傷風敗俗的舉動;司馬相如則認為這是風流雅事,不只沒必要隱瞞,還可以炫耀。所以,是否屬于“懺悔錄”,取決于立說時的心理狀態。傲世越禮的司馬相如,根本就沒有懺悔的意思。只不過斗轉星移,到了唐代,道德標準變了,劉知己覺得此舉驚世駭俗。又過了一千年,錢鐘書以唐人的評價來解讀漢人的心態,于是出現了“過度闡釋”。與此相類似的,可以舉出宋人洪邁的《容齋隨筆》。洪邁論及《琵琶行》時,嘲笑白居易不該夜入婦人船中,相從飲酒,極絲彈之樂,“中夕方去”。接下來的責問,更是義正詞嚴:“豈不虞商人者,他日議其后乎?”你就不怕商人日后到處說你的壞話?對這段妙語,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作了辨正:白居易邀請婦人過來飲酒,而不是跳到人家船上去。既然是獨居的茶商外婦,空船上怎么辦得起如此盛筵?再說,詩中并沒說明何時散宴,你怎么會有半夜才離去的想像?如此讀詩,“可驚可笑”。更重要的是,陳先生稱,這牽涉到古今社會風俗之不同,不能不辨。唐宋兩代,男女禮法,相差甚遠。(選自陳平原《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有刪節)25.試概括畫線句中“唐人的評價”“漢人的心態”“過度闡釋”的具體內容。(5分)答: ▲ 26.依據第四段,“如此讀詩”是怎樣的讀法?(4分)答: ▲ 27. 對如何準確解讀古代詩文,你從本文獲得哪些啟示?(6分)答: ▲ 江蘇省南京市2015屆高三年級第三次調研測試
語文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16分)1.A 2.B3.C4.B 5.“明星”類員工態度主動積極,行為獨立。(4分)二、文言文閱讀(18分)6.D7.A8.(1)本該縱橫自如,發揮自己積聚的才德,在當世揚名。(4分。每小句1分,大意通順1分)(2)臨川王介甫把他的事跡刻在石上,埋藏在墓中,而我又為他的文集作序,來讓它在世間流傳。(4分。“銘之石”“藏諸幽”“序其集”“行于世”各1分)9.仲氏知命不茍屈,胸有才學;時人為他播揚。(4分,每點2分)三、古詩詞鑒賞(10分)10.(1)擬人,比喻。(2分)點出時令,總寫平原如畫的特征,引出下文對春景的具體描繪。(2分)(2)對功名的絕望,對未來的憂慮,對現實的激憤。(6分,每點2分)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11. (1)恐美人之遲暮(2)故不積跬步(3)寄蜉蝣于天地(4)江州司馬青衫濕(5)與朋友交而不信乎(6)傴僂提攜(7)語不驚人死不休(8)千淘萬漉雖辛苦五、現代文閱讀(一)(20分)12.把布爾津河比作餐桌,想象奇特,引發讀者對布爾津河秀色的聯想;由此又生發出一連串的妙喻,使河流周圍的景物渾然一體。(4分,每點2分)13.綜合運用比喻和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調動多種感官,客觀描寫與主觀感受相結合。(6分,每點2分)14.是貫串全文的情感線索;強化抒情,表達對河流的熱愛和留戀。(4分,每點2分)15.審美的眼光,憐惜的態度,平等的關系。(6分,每點2分)六、現代文閱讀(二)(18分)16.獨立的判斷力,智識上的膽力,對自己天真坦白的信心。(6分,每點2分)17.傾向上割舍鑒別力而求學問,方法上把愉快的求知變為機械的堆塞,目標上以文憑來代替真正的教育。(6分,每點2分)18.開頭提出觀點,教育和文化的目標,在于發展知識上的鑒別力;然后,論述什么是鑒別力以及怎樣才具有鑒別力;最后,針對現代教育制度,談鑒別力的必要性。(6分,每點2分)七、作文(70分)19.參照高考閱卷標準江蘇省南京市2013屆高三年級第三次調研測試
語文附加題答案
20.若夫辨點畫之正俗/察篆隸之繁省/沾沾自謂得之/而于轉注假借之通例/茫乎未之有聞/是知有文字而不知有聲音訓詁也(5分)21.東漢 許慎(2分)22.通文字,兼通聲音、訓詁。(3分)23.B D24.(1)起因是賈璉偷取寧國府尤氏之妹尤二姐,后來王熙鳳借刀殺人,逼迫尤二姐吞金自殺。(6分)(2)阿Q。革命就是為崇禎皇帝戴孝;革命的目的就是搶東西,報私仇。(4分)25.對于琴挑卓文君一事,唐人的評價是不道德,漢人的心態是炫耀,錢先生的過度闡釋是:司馬相如的自傳中敢于直書琴挑卓文君這一不道德之事,是天下懺悔錄的開山祖師。(5分)26.馬虎粗疏、妄想臆測。(4分,每點2分)27.要探究作者著文立說時的心態;要辨析古今社會風俗之異;要細讀文本;要不為前人之見所束縛。(6分,每點2分,答出任3點即可)南京市2015屆高三年級第三次模擬考試語文評分細則
5.如果答成“‘明星’類員工是實用主義者或部分是實用主義者,”則扣1分。8.(1)第一句“馳騁上下”意譯為“充分展示”、“盡情展示”、“縱橫自如”、 “瀟灑自如”、“大有作為”得1分;譯為“有所作為”不準確,不得分;“馳騁”不翻譯不得分。第二句“所畜”可譯為“積聚的才德/才能/才干”。第三句狀語后置必須譯出;“振耀”可譯為“揚名”、“榮耀”、“顯耀”、“光耀”。全句如沒有明顯錯誤,“大意通順”得1分。8.(2)“銘之石”中的“之”可理解為“他的事跡”、“寫他的文章”但不能翻譯為“他的文章”。“幽”可譯為“地下”、“幽暗之處”。9.第一點分為2小點,每點1分;第二點2分。例:①為人剛正,不茍合于世;才學豐厚;有作者等三人相助,使他流傳于世。(4分)②才華卓絕,文章精妙;為人正直豪邁,不茍合于世,品行高尚;孫莘、王介甫、歐陽修敬佩其為人而助其名與文流傳于后世。(4分)10.(1)修辭2分:1個1分,寫4個以上的倒扣1分。作用2分:內容1分,2點答出任意一點即可;結構1分。10.(2)“對功名的絕望”若答成“對官場、世俗的厭惡”、“對歸隱的向往”亦可得2分;“對未來的憂慮”若答成“對國家前途憂慮”、“對明日前程的迷茫” 亦可得2分;“對現實的激憤”可答為“不滿”;答成“孤獨、寂寞、無奈”不得分。12. 從4個方面作答。描繪出布爾津河的形狀特點;表現出布爾津河與周圍景物的關系(渾然一體);想象奇特;吸引讀者(引發讀者聯想)。每點1分。13.選取布爾津河河邊典型的景物(野芍藥、白樺),1分;運用比喻、擬人手法,各1分;調動多種感官(視覺、觸覺、味覺),1分;運用主觀感受(運用想象),2分。14.從2個方面作答。結構方面:線索1分,呼應標題1分;內容方面:突出了布爾津河周圍景色的優美1分,強調了作者對河流的熱愛和留戀。15.“憐惜的態度”答成“熱愛自然”也可,“平等的關系”答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也可。18.意思對即可。第2點“論述什么是鑒別力”和“怎樣才具有鑒別力”,各1分。南京市三模語文附加題補充細則20. 本題限5處,多斷、少斷、錯斷皆扣分。21.時期一空寫成漢朝也可。22.每點1分;如學生能答到“古音”也可歸到“聲音”得1分。例①:辨點畫,察篆隸,明曉假借之通例。(0分)例②:明訓詁之道從而小學明以致經學明。(1分)24.(1)本題每點2分;王熙鳳借刀殺人這點如寫得具體也可得分,如情節有錯,可酌情扣分。(2)本題第一問2分,第二問為崇禎皇帝戴孝,搶東西,報私仇答出任意兩點得2分。25.本題中“唐人的評價”和“漢人的心態”的具體內容各1分,“過度闡釋”的內容為3分。對于“過度的闡釋”的概括可以抓住三個關鍵詞賦分,“不道德之事”(1分)“懺悔”(1分)“開山祖師”(1分)。26.本題可以從“馬虎”和“臆斷”兩個方面來作答,意思對即可。27.本題學生如能答到“社會背景”可歸到“社會風俗”得分點。南京市2015屆高三三模作文評分細則
作文題目19.根據以下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自選。娘想兒,流水長;兒想娘,扁擔長。(諺語)一、審題立意本次作文材料采用的是一則短小而雋永的諺語。諺語借助比喻和對比,感嘆母愛的長闊高深,并揭示兒愛母親與母親愛兒的不對等。“母愛”、“孝心”和“回報”,可以說是準確理解和把握這則材料的三個關鍵詞。看到這則諺語,人們會自然聯想到“兒行千里母擔憂”等古話和“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等詩句。這些諺語、古話和詩詞名句,傳達的是中華民族素所重視的親情和孝道。命題用意顯然在于引導考生回顧傳統,省視生活,感悟親情。比如,用心體會父母親給予自己的關愛、關注并思考空巢老人現象、對父母要給予精神贍養等。諺語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它不是一句俏皮輕飄的順口溜,傳達的是一個嚴肅沉重的社會話題。二、閱卷提醒1.諺語以分號為界,分為前后兩部分,對照互補的兩部分構成一個整體。“愛的不對等”是其感情內核,也是作文應擇取的核心立意。從試批的實際情況看,考生側重寫“兒想娘,扁擔長”會自然涉及“娘想兒,流水長”,這是切合題意的。但是,有的考生只抓住前半部分“娘想兒,流水長”,寫母親對自己持久的呵護與惦念,則是偏題之作。2.對于諺語中的“兒”和“娘”,考生審題立意時可實寫母子親情,也可以拿“游子”與“故鄉”或“祖國”與材料“兒”與“娘”比附行文,關鍵要自然圓融,言之成理。有的考生抓住材料中“長”和“短”,推展開來寫愛情、友情等情感付出與回報的不平衡,應視為“略有牽強”,上線不得超過48分(參照后附評分表解)。3.與一模、二模相比,三模作文審題難度不大。材料主旨明白,命題導向明確。這就要求考生直面“親情不對等”這一主題,“我”站出來,或發表看法,或抒發感慨,或敘述故事,不容許云苫霧罩顧左右而言他。議論文以能針對現實生活提出高明見解并作辯證分析為佳,記敘文以事件真實情感真摯并講究敘事的技巧為佳。4.從試批的實際情況看,記敘文在本次作文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評判記敘文,要看它的主題是否體現(或暗合)材料主旨,要看其章法技巧(比如有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等),要看作者語言功底。既看作者寫什么,也看怎么寫,做到整體把握,依“質”賦分。三、判分說明1.判分原則從每一篇作文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對每一位考生負責,公正公平;議論文重在評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說理能力,記敘文重在評價其構思、細節、文采、意蘊等寫作技巧和智慧。2.判分等級一類卷63分以上;二類卷56~62分;三類卷49~55分;四類卷42~48分;五類卷28~41分;六類卷27分以下。3.特別說明①議論文看“是否講理”、“會不會講理”。要審視文與題、材料和觀點是否統一渾成,看論證和分析是否嚴謹深刻,是否能言之成理自圓其說。一類卷應該是見解獨到和深刻;雖無深刻獨到之見解,但在切合題意的前提下有充分分析,議論有層次,說理有智慧,寫作功底較好,可判為二類卷;如果見解平庸淺表,論證分析簡單幼稚,盡管形式上中規中矩,應判為三類卷或四類卷;對似連實斷、似是而非、貌合神離、半途改道的作文,原則上判為 “五類卷”(不及格)。切合題意的作文的立意大都相似,跑題作文的立意篇篇不同。同時,不同之中又有相同,那就是:無視材料,自說自話,一廂情愿,不顧其它。②記敘文與議論文應一視同仁。記敘文評判更難更復雜。既要防止貼標簽的作文僥幸獲得高分,又要避免“暗合”材料旨趣的作文遭到偏題跑題的誤判。不管是議論文還是記敘文,都要看其思想內涵與材料是否存在聯系,本質上是否相同或相似。每閱一篇文章力求以質賦分,不屈其文,分所應當,分文相稱。4.個案處理①確認為抄襲,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與原作相同,最高不超過20分;內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過10分。②寫成詩歌的,一律提交專家組處理。記敘文或議論文文體模糊不明,視為五類卷;文體不倫不類,且語文素養較差者,視為六類卷。③完篇而字數不足,正常評分之后,再扣字數不足分,每50字扣1分,扣滿3分為止;明顯未完篇的文章,視篇幅和內容的實際情況而定,但最高不能超過46分(不滿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數不足分。④調笑考試、游戲人生、語言格調低下的“問題卷”,評分最高不得超過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題完篇,評分最高不得超過20分;如果內容惡俗不堪,評分最高不超過10分。⑤卷面、錯別字扣分,每錯(別)一字扣1分,扣滿5分為止。⑥不寫作文題目的,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