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2015屆高三第三次調研測試語文試題(解析版)
語文I試題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話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零停爭的一組是(3分)《蒙娜麗莎》是一幅享譽全球的畫作,作者達&芬奇力圖使人物的美麗外形和豐富感情 ▲ 巧妙的結合。畫中,蒙娜麗莎生動自然、溫柔甜美的笑容 ▲ 。她的笑容充滿魅力、耐人尋味,被稱為“神秘的微笑”,對此人們一直 ▲。A.達到 溢于言表 不置可否 B.達到 躍然紙上 莫衷一是C.達成 躍然紙上 不置可否 D.達成 溢于言表 莫衷一是答案:B(“達到”的意思是“到”,多指抽象事物或程度;“達成”的意思是經商談后得到某種結果或形成某種意見。“溢于言表”指感情流露在言辭、神情上;“躍然紙上”形容描寫或刻畫得十分生動逼真。“莫衷一是”的意思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結論;“不置可否”的意思是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的一項是(3分)A.大力發展不僅有利于弘揚民族精神、增強國家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樣化的體育需求、提高國民身體素質。B.45年前,“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射,打破了超級大國對航天技術的壟斷,顯示了中國人民勇攀高峰的決心,奠定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C.笛聲作為聽覺意象,能引發詩人的聯想,在詩人審美情感的興起和升華中起到激發、催化作用,從而增強詩歌的表達手段和藝術效果。D.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我國當下的環境整治是一個綜合性難題,需要政府、企業和個人等主體的多方努力共同打造一個綠色的社會環境。答案: B(A項,“不僅……而且”遞進不當;C項,“增強”與“手段”搭配不當;D項,句式雜糅。)3.下列交際用語使用不得體的一項是(3分)A.新作出版,誠摯裕各位方家斧正!B.初次見面,久仰久仰,請多多賜教!C.惠書敬悉,金玉良言令我茅塞頓開!D.大駕光臨,本人定在寒舍虔敬恭候!答案: A(“斧正”為請人修改詩文的敬辭,新作已出版無需修改。)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畫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古人喜歡通過門、窗等事物接觸外面的大自贏,是為了 ▲ 。窗子不單為了透氣,也為了能領略到新的境界,甚至亭臺樓閣的建造也都是為了 ▲ 。頤和園有個匾額,叫“山色湖光共一樓”,意為一座樓把一個大空間的景致都吸收進來了。再如“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從一個小房間到千秋之雪、萬里之船,一門一窗都是為了 ▲ 。①體會無限的時間、空間 ②獲得和豐富對于空間美的感受 ③從小空間進到大空間A.①③② B. ②③① C.③②① ②①③答案:C5.閱讀下面的表格,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平均每天花在數字媒介閱讀上的時間 比例\對象
時間
| 研究生
| 本科生
| 高中生
| 初中生及以下
|
1小時以下
| 55.13%
| 60.75%
| 78.24%
| 79.17%
|
1-4小時
| 40.52%
| 36.72%
t‘.lr
| 19.71%
| 19.12%
|
4小時以上 ^
| 4.35%
| 2.53%
| 2.05%
| 1.71%
|
A.學歷越高,數字媒介閱讀時間越長。 B.很少有學生成天通過數字媒介閱讀。C.高中生數字媒介閱讀時間相對較短。 D.數字媒介已成為所有人的閱讀方式。答案:D(表格中無依據)二、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南山集》目錄序(清)戴鈞衡 嗚呼!文章之事,豈不難哉!司馬子長生漢武之朝,以天授之才,承累世之學,通古今書史之秘,窮天下山水之奇跡,其所遭,極人世萬不可堪之境,侘傺抑郁,感憤悲傷,以其所畜,發為文章,遂以雄于天下,傳于后世。自后世言文章稱大家者,所造雖各有不同,要莫不深得乎子長之義旨。唉!寫文章的事,難道不難嗎?司馬遷出生在漢武帝的時代,憑借上天賜給他的才學,繼承幾代人的學問,通曉古今史書的奧秘,窮盡天下山水的奇跡。他(戴名世)的遭遇,極盡人世間不可忍受的境地,(他)失意抑郁,感到的憤慨悲傷,憑借他的(這些)積蓄,噴發出來成為文章,于是以此稱雄于天下,流傳于后世。從后世憑文章稱為大家的人來看,他們的造就雖然各有不同,但精要之處沒有誰不是深得司馬遷文章的大義和要旨的。國朝作者間出,海內翕然推為正宗,莫如吾鄉望溪方氏。而方氏生平極所嘆服者,則惟先生。先生與望溪生為同里,又自少志意相得,迨老不衰。其學之淺深,文章之得失,知之深而信之篤者,莫如望溪。顧望溪生為顯官,身后著作在天下,而先生摧折困抑,垂老構禍以死,著作脫軼,莫為之收,而一二藏書家有其稿者,又秘弗敢出。四方學者,徒耳先生之名,求讀其書不可得。文章之遭際,幸不幸固如是耶!本朝寫文章的著名的人間或有,天下共同推崇為正宗,沒有誰像我的同鄉方望溪(方苞)了。方先生一生所嘆服的人,只有(戴名世)先生了。先生與方望溪是同鄉,又從少年時代志趣意氣相投,一直到老也不衰減。先生學問的深淺,文章的得失,了解得深刻且相信得忠實的人,沒有誰比得上方望溪。方望溪推崇他,求學的人又有什么可說的呢?只是方望溪一生為官顯要,一生的著述遍布天下,而(戴名世)先生挫折困頓壓抑接近老年遭受橫禍而死,著作散失,沒有誰為他收集,而少數藏書人當中有他的書稿的人,又秘而不宣不敢拿出來。(如此),四面八方求學的人,只是耳聞先生的名聲,求他的書卻不能得到。文章的遭遇,幸運與不幸運本來像這樣啊!余讀先生之文,見其境象如太空之浮云,變化無跡;又如飛仙御風,莫窺行止。私嘗擬之古人,以為莊周之文,李白之詩,庶幾相似。而其氣之逸韻之遠,則直入司馬子長之室而得其神。云鶚氏嘗謂子長文章之逸氣,歐陽永叔后,惟先生得之,非虛語也。余又觀先生文中自敘,及望溪先生所作序文,知先生生平每以子長自命,其胸中藏有數百卷書,滔滔欲出。向令克成,必有不同于班固、范蔚宗、陳壽諸人者,豈僅區區文字足見其得子長之神哉?惜乎有子長之才,不能有子長之志,僅此區區,而猶厄抑使不得彰行于世,良可悲也。我讀(戴名世)先生的文章,看到它的意境像太空的浮云,變化無痕;又像飄飛的仙人,沒有誰可以窺視它的行蹤。我私下里把他比作古人,認為莊周的文章,李白的詩歌和他的文章差不多相似。但他文章氣勢逸致神韻的高遠,就一直進入司馬遷的境界而得到他的神韻了。我的學生尤云鶚曾經說司馬遷文章的飄逸之氣,歐陽修在其后,只有(戴名世)先生得到了,這并非虛妄之言啊!我又看先生文中的自敘,以及方苞先生所寫的序,知道先生歷來常常以司馬遷自比,他的心中藏有百卷詩書,像江水一樣滔滔欲出。先前讓他寫出(那些文章),一定有不同于班固、范蔚宗、陳壽這些人的地方。難道僅這一點點文字就足以看到司馬遷文章的神韻嗎?可惜啊,先生有司馬遷的才能,卻沒能夠有司馬遷的大志,僅這一點點,而還受到困厄壓抑讓他不能夠彰顯于世,確實可悲啊!先生文集名不一,少時著有《困學集》、《蘆中集》、《問天集》、《巖居川觀集》,皆不可復見。今世所僅存者,惟門人尤云鶚刊本,所謂《南山集》是也。里中吳氏藏有寫本,較尤本文多且半,余假而抄之。復于許君處見先生手稿十數首。又尤本、吳本未加編次,亦無意例,余乃共取編之。嗚呼!以余所見三本,同異如此,此外不可見者,其零散知幾何也?道光辛丑十二月,宗后學鈞衡謹識。(戴名世)先生文集的名稱不一,年青時著有《困學集》、《蘆中集》、《問天集》、《巖居川觀集》,都不能再次見到,現在所僅存的,只有我的學生尤云鶚刻印的版本,叫做《南山集》的就是。同鄉人吳姓藏有手寫的本子,比尤云鶚刻印的本子文字多了將近一半,我借過來抄下它們。又在許君處看到(戴名世)先生的手稿十來首。又因為尤云鶚、吳姓鄉人的本子沒有按一定的次序編排組織,也沒有說明編書的原則的例言,我就一起拿過來編寫。憑我所看到的這三本,差異就有這樣大,這以外那些沒有能看到的,那些零散的又知道有多少呢?
道光辛丑年十二月,同族后學戴鈞衡謹記。【注】①《南山集》:戴名世文集名。戴名世,號南山,清代“桐城派”奠基人、文學家,因“文字獄”被殺。②司馬子長:司馬遷,字子長。③望溪:清文學家方苞,晚號望溪。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以其所畜,發為文章 畜:積聚B.知之深篤信之者 篤:厚道C.余假而抄之 假:借D.宗點學鈞衡謹識 識:記 6.(3分)B(篤:堅定)7.下列句子中加點文言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A.窮天下山水之奇跡 余乃共取編之B.平方氏生平所嘆服者 而一二藏書家有其稿者C.以雄于天下 復于許君處見先生手稿十數首D.知先生峑生平每以子長自命 以余所見三本,同異如此7.(3分)C(都是介詞,在。A項,助詞,的/代詞,它;B項,表轉折/表遞進;D項,用/憑。)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⑴.四方學者,徒耳先生之名,求讀其書不可得。(3分)譯文:各地求學的人,只聽說先生的名聲,想讀他的書卻不能得到。評分建議:“學者”、“耳”、語句通順各1分。⑵.私嘗擬之古人,以為莊周之文、李白之詩,庶幾相似。(3分)譯文:我私下里曾經將他的文章與古人的詩文相比,認為它與莊周的文、李白的詩差不多相類似。評分建議:“擬”、“庶幾”、語句通順各1分。⑶.僅此區區,而猶厄抑使不得彰行于世,良可悲也。(4分)譯文:僅這些(殘存的)很少的文章,卻還遭受壓制使它不能在世間公開流傳,確實可悲啊。評分建議:“區區”、“厄抑”、“良”、語句通順各1分。9.作者認為戴名世的文章有哪些特點,請結合文意作簡要概括。(3分)①境象變化自然;②氣韻超逸深遠;③行文縱橫奔放。評分建議:一點1分,意思對即可;如只抄原文,得1分。三、古詩詞鑒賞(10分)1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曲江(其二)
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注】曲江:唐代長安城名勝。此詩寫于乾元元年(758年)暮春,杜甫時任“左拾遺”,因上疏觸怒肅宗而被疏遠。⑴.這首詩前兩聯寫出了詩人什么樣的人生境況?請簡要概括。(3分)答案:①境象變化自然;②氣韻超逸深遠;③行文縱橫奔放。評分建議:一點1分,意思對即可;如只抄原文,得1分。⑵.請賞析這首詩頸聯的藝術技巧。(4分) 答案:① “穿花”對“點水”,“蛺蝶”對“蜻蜓”,“深深”對“款款”,“見”對“飛”,對仗工整,給人以美感;② “穿”“點”分別寫出“蛺蝶”“蜻蜓”的動態美,“深深”“款款”分別寫出“蛺蝶”“蜻蜓”的情態美,用詞精當,語句更具韻味;③蛺蝶穿花“見”、蜻蜓點水“飛”描繪了恬靜、自由的畫面,體物緣情,突出春天的美好;④此聯為詩的轉句,既與前兩聯的人生境況形成對比,又引出尾聯的感慨,全詩圓合自然。評分建議:一點2分,答對兩點即可。⑶.尾聯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①表達了對美好春光即將流逝不能盡情欣賞的惋嘆之情;②表達了祈盼與美好春光“共流轉”的惜春之情;③借欣賞春光表達詩人忘卻人生失意的積極心態(或“曠達之情”“無奈之意”)。評分建議:一點1分,意思對即可。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⑴.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詩經&衛風&氓》)⑵.好學近乎知,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⑶.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孟子《魚我所欲也》)⑷.乘騏驥以馳騁兮,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屈原《離騷》)⑸.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⑹.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韓愈《師說》)⑺.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范仲淹《漁家傲》)⑻.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五、現代文閱讀(一)(20分)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題。山之子
李廣田
自“斗母宮”以上,山道逐漸陡險,費了很大的力氣攀到“中天門”,猛然抬頭,才知道從此上去卻仍有一半更陡險的盤路待登,登山人不能不仰面興嘆了。下午兩三點鐘,香客們陸續下山,他們從山上帶下平安與快樂,帶來許多好看的百合花。我不明白那么多百合花是從哪里得來的,覺得很稀奇。忽然從霧里傳來一聲尖銳的招呼,原來是我這幾天在山上結識的兩個小朋友。“呀!獨個兒在這里不害怕嗎?”“害怕?”我有些疑惑。“怕毒蛇,更怕山鬼。”他們都哈哈大笑了。“我告訴你,啞巴的爹爹和哥哥都是碰到了山鬼,摔死在山澗里。”他們的聲音變得很低。這話頗引起我的好奇,我向他們打聽那個啞巴是什么人物。他們說那啞巴就住在上邊“升仙坊”一旁的小廟里。這使我突然回憶起一個情景,內心有些喜悅,也有些悵惘。于是我急忙說道:“我一 知道,我知道,我見過他,我見過他。”一日清晨,我爬到“升仙坊”時,看到許多人停在那兒聽一個啞巴講話。一個高大結實的漢子,山之子,正站在“升仙坊”前面峭壁的頂上,以洪朗的聲音,以只有他自己能懂的語言,說著一個別人所不能懂的故事,好不壯觀啊!我當然也不懂他,可我卻懂得了另一個故事:泰山的精靈在宣說泰山的偉大,正如石頭不能說話,我卻自以為懂得石頭的靈心。只要一想起“升仙坊”那個地方,便是一幅絕好的圖畫了:向上去是“南天門”,“南天門”之上青天一碧,兩旁壁立千仞,松柏森森,中間夾一線登天的玉梯;向下看,“浮云連海岱,平野入青徐”,俯視一氣,天下就在眼底了,而我們的山之子就筆立在這兒。兩個孩子還想說什么,我急忙止隹:“你且慢講,我告訴你。”但是我將告訴他們什么呢?說那個啞巴在山上說一大篇話卻沒有人懂他,他好不寂寞嗎?說風之晨雨之夕,“升仙坊”的小廟將是怎樣 的飄搖嗎?然而我卻不能不懷一個悶葫戸,到底啞巴說了些什么?“告訴我,他到底都說了些什么呢?”我不能不這樣問了。“反正是那一套啦,說他爹爹是因為到山澗采山花摔死的,他的哥哥也一樣摔死了。”一個孩子答道。山花?什么山花?兩個孩子告訴我:百合花。他們繼續講啞巴的故事。啞巴的爸爸是一個結實的山漢,他攀上峭壁,采摘百合,賣給香客。懸在陜崖上掘一株百合須費很大工夫,且十分艱險,因此一株百合也賣得一個好價錢。凡進香人都樂意帶百合花下山,于是啞巴的哥哥也做這件事。然而父子倆都遭了同樣的命運;爸爸在濃霧天里墜入山澗,哥哥被山風吹下懸崖。從此別人再也不敢前去采百合,然而我們的山之子——這個勇敢的啞巴——卻不得不拾起這以生命為孤注的生涯。他趁香客最多時去采摘百合,來奉養他的老母和寡嫂。霧漸漸收起,卻又吹來了山風。我們都覺得有些冷意,便相互告辭。一個晴朗的日子,我決定下山,兩個孩子前來送行。忽然他們招呼道:“啞巴,啞巴來了!”不錯,正是那個啞巴。他手上攜一個大柳筐,筐里一把鏟子,一把刀,一把剪子。我沉默著,啞巴卻同別人打開了招呼。旅館中人問他是否下過山,他就大聲啞啞地回答著,并指點著山下,指點著他的筐子,又指點著“南天門”。我們明白他昨天曾下山去,今天早晨剛上來。我很想從這個人身上有所發現,但也不知道要發現些什么。在下山的路上,我的耳朵里還仿佛聽見那個啞巴的咿咿呀呀。(選自李廣田《圈外》,有刪改)12.作者回憶啞巴在“升仙坊”講話時,為什么“內心有些喜悅,也有些悵惘”?(4分)答案:⑴喜悅是因為:①啞巴作為一個普通的山民,卻在宣說泰山的偉大,深深感染了我;②啞巴說話的背景、站立的姿勢、說話的聲音、輔助的動作,讓我覺得壯觀。⑵悵惘是因為:①啞巴講故事,別人聽不懂,我感到他寂寞;②啞巴居住環境惡劣,我對他生活的凄苦感到憂慮。評分建議:一點1分,意思對即可。13.文中多永寫到百合花,這對文章內容的表達有何佚用?(6分)答案:①啞巴冒險以采百合花來維持生計,表現了啞巴生活的艱辛以及他的勇敢和孝順;②百合花象征百年好合、百事合意,香客們買百合花下山,表現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③作者反復寫到百合花,寄托著他對啞巴及人們的深深祝福;④百合花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是聯系相關人物和事件的紐帶,使文章內容的表達更加集中。評分建議:一點2分,答對三點得6分,意思對即可。14.文章刻畫啞巴形象時,多采用側面描寫的手法。請分別從孩子和香客的角度作簡要分析。(4分).答案:①通過兩個孩子的敘說,交代了啞巴悲慘的身世,寫出了啞巴悲苦的生活;②通過香客買百合花、聆聽啞巴講話,寫出啞巴的熱情、純樸和善良的品性。評分建議:一點2分,如寫出啞巴“寂寞”“堅強的品格”“熱情好客”亦可。15.請結合全文,探究文題“山之子”的豐富意蘊。(6分)答案:①暗示啞巴生活于大山,大山是啞巴生存的根基;②大山崎嶇陡險,喻示啞巴艱難的處境;③揭示大山雄奇高峻孕育了啞巴剛毅不屈的品性;④突出主旨,表達了作者對山民精神的熱情贊美。評分建議:一點2分,意思對即可。六、現代文閱讀(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說“忍”
陳子展
①孔子說過“小不忍則亂大謀”的話,這話本來不錯。因為他只教人忍小事,當然權衡輕重,以成就大計劃,忍耐小事件為是。倘若對方要使你的大計劃弄不成,那就不是小事,只要你還有做人的血性,一定忍無可忍了。比如他看見魯國當權的季氏在家里擅用只有天子可用的八佾樂舞,就氣憤憤地說:“是可忍,孰不可忍? ”②五代的馮道以孔子自比,他忍性的修養工夫,似乎要比孔子進步。相傳他做宰相的時候,有人在街上牽著一匹臉上掛著一塊寫有“馮道”二字布的驢子,這分明是在取笑他了,他看見了也不 理。③俗語道:“宰相肚里好撐船。”唐朝有一個叫做婁師德的宰相,就留下了唾面自干的故事,活活描出了為著做官,不惜忍受一切恥辱的心理。④明朝大儒白沙先生有一篇忍字箴道:“不亂大謀,乃其有濟。如不能忍,傾敗立至! ”他要學張公藝百忍,可惜他不曾做得宰相以忍治國,他只能學張公藝以忍治家。從家到國,都離不了一個忍字,中國民族算是世界上最能忍耐的偉大民族了。⑤這個忍字,真可算得咱們唯一無二的國粹。忍的哲學,道家發明最早,老子的不爭主義,就在于能忍。自從佛家的哲學傳到中國,老子的哲學又得一個幫手。相傳釋迦行禪,在一棵樹下兀坐不動。有鳥飛來,把他看做木頭,就在他的發髻里生蛋。等他禪覺,才知腦袋頂上有了鳥蛋。于是再行入定,直到鳥蛋已生鳥兒飛去,他才起身。此故事雖未必為真,可是佛家忍性的工夫,實在比道家高了許多。⑥六朝道家佛家的思想最有勢力,恰在這個時期中國的民族最倒霉。宋朝雖說好像是儒家思想最占勢力,其實一般道學家戴著儒家帽子,卻穿了佛家道家的里衣,這一時期中國民族也最倒霉。明朝道學號為中興,而儒家販的還是佛道兩家的貨色,即消極的哲學,懶惰的哲學,不求長進的哲學,中國民族又倒霉三百年。我雖然不一定要把兩千年來受異族侵略倒霉的責任,通通推在道家佛家乃至號為儒家的道學家身上,但這三派思想浸透中國民族的血液,三派所最注重的忍性修養工夫做得愈精進,愈深湛,就愈成為牢不可破的民族性。因此這個在世界上最會忍耐一切的偉大民族,也就愈成為最適于被侮辱被侵略的民族了。⑦記得清儒張培仁說:“忍之一字,天下之通寶也。如與人相辯是非,這其間著個忍字,省了多少口舌。凡世間種種有為,才起念頭,便惺然著忍,則省事多矣。”⑧但忍中有真丹,又是和之一字。以和運忍,如刀割水無傷。和者,眾人以為狂風驟雨,我則以為春風和氣;眾人以為怒濤,我則以為平地。這也像是說忍耐與和平兩者有不可分離的關系。難怪中國民族是這個世界上最會忍耐一切的偉大民族,同時又是這個世界上最愛和平的偉大民族。(原載《太白》雜志,有刪改)
16.文章第①段中列舉孔子反對季氏擅用八佾樂舞的例子,有何作用?(6分)答案:①闡明孔子對“忍”的態度:對小事“忍”,可以成就大事;但“忍”不能違反原則。②引出“忍”的話題,并與下文不講原則而一味“忍”的態度形成鮮明的對比,增強論證的說服力。評分建議:一點3分,意思對即可。17.分析文章第_的資述層次o (6分) 答案:首先列舉三派思想對時代的影響,接著分析“忍”對民族的危害性,最后得出越忍的民族越容易被侮辱被侵略的結論。評分建議:一點2分,意思對即可;如缺少“首先”等提示語,酌情扣分。18.文章論述了“忍”的哪些影響?請簡要概括。(6分)答案:①從積極的角度看,“忍”可以提升個人修養,保證仕途順暢,促進家庭和睦,增進社會和平。②從消極的角度看,“忍”易讓人遭受恥辱,變得消極、懶惰,不求上進;也易使民族遭受侮辱、侵略,甚至滅亡。評分建議:一點3分,意思對即可。七、作文(70分)1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人生旅途中,我們有時會覺得無家可歸。但人性的可責之處在于追求永恒的歸宿,這種歸宿常常隱藏在人的靈魂深處。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