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說明:1.本試題分試題和答題卡兩部分;1—6頁為試題部分,共4大題24小題,滿分14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2.答題前,請認真閱讀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然后按要求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
3.請考生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將試題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蛻變(tuì) 風韻(yùn) B.烘托(hōnɡ) 沉吟(yínɡ)
C.獷野(ɡuǎn) 骸骨(hái) D.脂粉(zī) 惻隱(cè)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最美媽媽”吳菊萍,在危急時刻責無旁貸地伸出手奮力托舉起從10樓附下的孩童,瞬間感動全國。
B.林書豪打起球來,眼明手快,反應靈敏,不愧為出色的籃球健將。
C.微博上,不同群體表現出的特征各異,“70后”好為人師,制造深度話題,“80后”從不袖手旁觀,參與度高,“90后”基本上是娛樂。
D.近年來相繼發生“毒奶粉”“地溝油”“染色饅頭”等事件,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刻不容緩。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2分)
A.讓我們擁有一顆樂于助人的心,一雙挽扶他人的雙手,防止“小悅悅”事件不再重演。
B.今年春季,湛江被省疾控中心列為流感重災區之一,市區大約8萬人左右注射了預防流感疫苗。
C.我們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授受新知識,才能緊跟時代的腳步,與時俱進。
D.春天的湛江各大公園綻露出自然的清新和靈秀,成為人們春游的好時機。
4.給下列句子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①而湛江的天空依然湛藍,海灘依然迷人,紅嘴鷗依然棲息在船頭,
②發展經濟固然非常重要,保護環境更是刻不容緩。
③那個時候,我們才真正為家鄉的美麗而微笑,為湛江的發展而自豪!
④要是機器轟鳴了,高爐燒紅了,碼頭繁忙了,
⑤許多人為鋼鐵、石化、造紙等大型工業項目入駐湛江而興奮,認為湛江迎來了繁榮大發展時代的時候,我卻陷入了深思。
A.③⑤④②① B.④⑤②①③ C.⑤②④①③ D.②④①③⑤
5.綜合性學習考查(6分)
濱海中學開展全民讀書活動,倡導“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這當然不能離開對名著的閱讀。四大名著塑造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例如:魯智深、孫悟空、關羽、林黛玉等。
(1)請你選擇一個你熟悉的人物,寫出與他相關的情節。(寫出兩個即可)(2分)
名著人物:
相關情節:
(2)讀書除了要積累知識外,最重要的是學會思考,與大師進行精神對話。請你談談你所選擇的人物形象的特點,以及給你的人生啟示。(4分)
6.根據上下文的提示,補寫出古詩文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2)楊花落盡子規啼,聞到龍標過五溪。 ,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3)春冬之時,則 , ,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酈道元《三峽》)
二、現代文閱讀(3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7—15題。
(一)打開美好的內心
①有個朋友告訴我,她的一個同事平時刻薄計較而又玩世不恭,她一直與他拉開距離,只是面子上過得去的應付。當她某天聽到他回憶自己大學時的足球往事的時候(他喝了一點酒,敘述里包含著少有的真誠和坦蕩),她改變了看法。那一刻,她忽然覺得原來他骨子里也是個善感的、曾經滿懷青春激情的人,距離于是一下子近了,兩個人成了很好的工作搭檔。平時我們看到的多是在社會表面的那個人,也常容易從表面來看待內心,卻常常會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一顆善于打開的心,是睿智的、博大的、寬厚的、溫柔的,也是讓人心生向往的。
②可是,我們常常隱藏自己的內心,不是覺得它不夠美好,而是擔心受到傷害。這使我們在躲避傷害的同時,也將一些陽光關在了外面。很多時候,為了掩蓋脆弱,做出一副強硬的姿態;為了掩蓋在意,做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架勢,越是讓自己魂不守舍的事情,越是要顯得毫不在意。這個世界傷害確實太多,合理偽裝一下是生存需要,畢竟,我們質地柔軟的內心經不起太多血肉模糊的磨煉。或許從那天開始,我們就決定把它深深隱藏著。它很容易結繭,結了繭子的心就不再柔軟、不再敏感并漠視周圍的一切。后來,我們的心就在我們刻意建造的小囚籠里開始自輕自賤地發霉了,連自己都認不出自己了。我們忽略它,它就半死不活給你看。誰都無法想到一顆打開的內心是多么的性感嫵媚,只要它夠美好。
③看過一篇作家劉玉棟的文章,他寫了女人,寫了率真,可是我不這么看。我覺得他寫的是打開的內心:“我想到了俄羅斯著名的女詩人阿赫瑪托娃。1945年冬天一個普通的日子,當時在蘇聯當外交官的英國人以賽亞·柏林(著名哲學家)突然到阿赫瑪托娃寒酸的家中拜訪。這一年,阿赫瑪托娃56歲,以賽亞·柏林36歲。這是他們第一次見面。身體已經發胖的阿赫瑪托娃似乎忘記他們年齡上的差距,對柏林講起了自己淘氣的童年時代,情竇初開的少女時代,講自己的孤獨和寂寞,講曼杰什坦姆,講帕斯捷爾納克……講到自己被槍決的丈夫、詩人古米廖夫時,阿赫瑪托娃淚流滿面。凌晨3點鐘時,他們吃了幾個煮土豆,又談起了俄羅斯的一些經典作家,普希金、屠格涅夫……他們從日常生活談到最抽象純精神性的問題。面對這位比自己年輕得多的陌生人,她不時地為他朗誦自己正在創作的詩歌。不知不覺,天已大亮,回到賓館的柏林嘟噥著說:‘我戀愛了,我戀愛了。’可實際上,他們連手都沒有拉一下,那種精神上的溝通已經把柏林帶到了愛情的最高境界。阿赫瑪托娃是多么的坦率而誠懇,在以賽亞·柏林眼里,她是多么可愛啊!多年之后,以賽亞·柏林談到阿赫瑪托娃時說道:‘我只見過她兩次,但這給我留下了也許是終生最難忘的印象之一。’”當一個人能夠打開內心,那么這個世界就是為他敞開的。
④如果一個人能夠適時地打開內心,那么他就找到了開啟這個世界的鑰匙。只要他愿意,就可以自由出入,因為打開了自己的內心,也就打開了通往他人乃至這個世界的內心的通道。在某種程度上,他已經具備了無所不能的強大和柔軟、細膩和粗獷,已經不需要修一座“鋼鐵長城”為自己的內心做個“防火墻”。
(《讀者》2012原創版,作者祝紅蕾)原文有刪改)
7. 本文闡述的主要觀點是什么?(3分)
8. 請概括第①和第③段的事例,并說說它們各有什么作用?(6分)
9.請給第③段劃線句補充一個事實論據。(5分)
10.談談你對文章結尾這個句子的理解(4分)
在某種程度上,他已經具備了無所不能的強大和柔軟、細膩和粗獷,已經不需要修一座“鋼鐵長城”為自己的內心做個“防火墻”。
(二)徐聞,回得去的故鄉
①我們在兩次臺風的夾縫中抵達徐聞。車在黑色濕漉的林子里滑過,海峽對面,海口像一條幻覺里的星河,明明滅滅。
②徐聞,中國大陸最南端的小城,用真實且夢幻的面目接住了我們。第二天一早,依舊風雨飄搖,蝦蟹浮泛,沒來得及成熟便脫離樹木的香蕉堆成小山。來者五六個,一群長年在廣州打拼,把去徐聞當作一次 “放風”的城市生物。這次的帶路人黃禮孩不一樣,徐聞是他的故鄉,不似我們,只為在山水鄉間截獲一次短而奢侈的喘息。
③“要是有陽光,就更好了啊。”這句話,禮孩在整個旅途中默默念叨了不下十遍。那種遺憾,仿佛一部彩色紀錄片,用黑白制式放了出來。我們站在“菠蘿的海”前,還是被震撼了,眼前的土地像一塊巨大的蒙特里安的抽象畫,風則是清甜的,裹挾著某種古老的密碼。
④一路上,我總在不自覺地,把兩個徐聞進行對比和疊加。存放在腦子里的徐聞,是詩人禮孩用文字和一次次講故事搭建起來的天地:半島之南的紅土地,三面環繞著藍色大海,一年四季陽光和雨水豐沛,植物瘋長。四面是無盡頭的果蔬之海,香蕉海遮天蔽日,木瓜像沙丁魚一樣掛擠吊,一個個菠蘿果立在劍般的葉叢中,這里不缺的是海,菠蘿的海,茶園的海,甘蔗的海,故事的海,風的海……禮孩常喜歡說的幾樁童年小事很“活色生香”,比如,一場雨后,菠蘿的海里長出蘑菇,一群孩子用鷓鴣煮蘑菇,或是小鯊魚山泉水煮菠蘿;在隱秘、輕盈的凌晨,跟著母親在夜色中割香茅,一手露水,空氣里滿是香茅的汁液……
⑤“山上的花朵/以枯萎的沉默愛著大地/低處的小昆蟲/在細葉間做夢/噓,不要讓它們醒來/我們不比它們更懂得去生活”,禮孩的詩像他的人,散淡、謙卑、質樸,有土地的氣味,彌漫到塵霧籠罩的城市,像一股秘制配方的風,吹散某種曖昧無力的污濁。作家韓東說:“我有過寂寞的鄉村生活,它形成了我性格中溫柔的部分。”我相信,由一個人,能看見他的故鄉。
⑥只是,周邊的速度引發了我的多疑。國在變,城市化摧枯拉朽,“每個人的故鄉都在淪陷”,似乎大家都在尋找如何逃離故鄉、求生獲勝而保持發型不亂的方式。像禮孩寫到的:“許多事物在失去/風失去翅膀/鳥失去鳥巢/原野失去綠色/光在黑暗中消失/大地無一遮蔽。”學者梁鴻回到故鄉,寫出一本《中國在梁莊》,那似乎是大多數中國鄉村的模型:老屋坍塌,田地荒蕪,人走樓空,表面內里千瘡百孔。
⑦我有點擔心,禮孩文字里的那個徐聞,是不是只停在過去的時間軸上?
⑧這一次,我終于見到徐聞的肉身和最細微的肌理。當我站在菠蘿的海前啃著菠蘿,當我喝到深夜路邊糯軟的羊骨粥,當我在臺風里的新寮島上跟臺風比賽尖叫跟風電車比賽科幻感,當我拍下水墨畫一般的紅樹林,當我在小蘇村的教堂前吃一頓熱鬧豐盛的家常飯,當我看見圖騰般的土狗石雕,當我聽著一段段雷州話趣聞……我明白了禮孩說過的那句話:“出生地的地氣是一個人一生的元氣。”那個他不斷離開又不斷靠近的地方,現在仍舊可以觸摸到親人的體溫和完整的家族譜系,可以把果實還原為花朵。
⑨禮孩已經帶了一撥又一撥的朋友回到他的故鄉,他們是詩人、攝影家、作家、媒體人、畫家……“菠蘿的海比北海道還美。”徐聞很小,但可以很自信。
⑩我得到了答案,現在的徐聞,就像世界還小的時候一樣,可以驕傲地成為她孩子們舌尖上的故鄉、眼神里的故鄉、那些莊重事物依然堅固存在的故鄉。“你爬上樹,從葉片里/取出一滴水,還給河流/取出一朵花,還給土地/取出一條經脈,還給了方向。”在越來越多人被連根拔起時,徐聞,是他們可以安心回去的故鄉。
(選自2011.12《羊城晚報》,作者衷聲;原文有改動)
【注】黃禮孩,詩人,出生于徐聞縣,出版《我對命運所知甚少》等多部詩集。曾在中山大學、北京大學讀書。現居廣州。
11.第④段中,作者說“一路上,我總在不自覺地,把兩個徐聞進行對比和疊加。”請概括說出作者所說的兩個徐聞分別指什么?(4分)
12.第③段中劃線句照應文中哪句話?(2分)
13.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第⑩段句中加點詞在文中所包含的具體內容。(6分)
14.本文的語言很有特色,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⑤段的語言特色及其表達效果。(4分)
15.在我國社會的快速轉型和城市化過程中,“每個人的故鄉都在淪陷”,魯迅先生、詩人黃禮孩和本文作者都對此表示了憂慮,請結合文章內容,從“環境、生態、精神道德、文化傳統”等方面選一個角度談談你的看法。(4分)
三、古詩文閱讀(22分)
16.閱讀下面的古一首宋詞,回答后面的問題。(4分)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1)這首詞描繪的是什么生活?具體寫了哪些情景?(每一情景的概括限兩字)(2分)
(2)“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7—23題。
(一)傷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17.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 (4分)
(1)未嘗識書具 嘗: (2)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文理:
(3)不能稱前時之聞 稱: (4)受于人者不至也 不至: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忽啼求之 彼其受之天也
B. 并自為其名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C.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D. 于舅家見之 賢于材人遠矣
19.請將文中畫線句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翻譯成現代漢語。(3分)
20.方仲永“卒之為眾人”的表現有哪些?(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從他的變化中,你得到怎樣的啟示?(2分 )
(二) 張之萬之馬
張尚書①之萬,畜一紅馬,甚神駿,嘗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軍人見而愛之,遣人來買,公不許。固②請,之萬無奈,遂牽而去。未幾,馬送回,之萬怪之,詢其故,曰:“方乘,遂為掀下,連易數人,皆掀墜。此乃劣馬,故退之。”之萬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馬。比公乘之,馴良如故,蓋此馬愿從主也。
【注釋】①尚書:職官名稱 ②固:堅持
2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畜一紅馬(養) B. 公不許 (同意)
C. 之萬怪之 (責怪) D. 比公乘之 (等到)
22.請將文中畫線句子“方乘,遂為掀下,連易數人,皆掀墜”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23.韓愈的《馬說》中認為,由于沒有伯樂,所以千里馬得不到重用,本文中的“軍人”識馬卻駕馭不了馬,這是為什么?說說你的理解。(3分)
四、寫作(60分)
24.請以“信念的力量”作為標題,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作文。(60分)
要求:(1)字數600以上;
(2)不得透露個人相關的信息;
(3)不得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