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 姓名
一 看拼音寫字詞。
wǔ qì xún huán zhì qīng
( ) ( ) ( )之不理 大雨( )盆
Zèng sòng méng lóng tán bǐng
( ) ( ) ( )花一現 ( )燭夜游
二 給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填入括號。
1. zǎi zài
裝載( ) 記載( ) 一年半載( )
2. tiáo diào
調查( ) 調節( ) 調動( )
3. fēn fèn
分別( ) 分量( ) 分開( )
4. zhuǎn zhuàn
轉椅( ) 轉身( ) 轉彎( )
三 選詞填空。
1. 驅趕 驅逐
(1)貨船上的老板在( )纖夫,激起纖夫強烈的不滿。
(2)抗日軍民八年抗戰,終于把日本侵略者( )出中國。
2. 簡單 簡易 簡樸 簡陋
(1)毛澤東在( )的窯洞里,制定了解放全中國的戰略布屬,真不( )
(2)周總理的生活十分( ),辦公室的陳設十分( )。
四 聯系課文內容,判斷下列句子表達的思想感情,選擇恰當的答案在括號里打√
1.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
(1)表達了不忍離開祖國的依依難舍之情。 ( )
(2)表達了熱愛祖國獻身中華的思想感情。 ( )
(3)表達了不忍離別祖國和立志獻身于祖國的感情。 ( )
2.你們看見過這樣的總理嗎?
(1)表達了作者非常激動的心情。 ( )
(2)表達了作者激動 自豪和對總理無限敬愛的感情。 ( )
(3)表達了作者興奮的心情。 ( )
3.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1)表達了養花需要勞動的意思。 ( )
(2)講出了養花的樂趣。 ( )
(3)從搶救花草的緊張勞動中,親身體驗到勞動的偉大,抒發了作者贊美勞動的感情。
( )
五 照樣子,改寫句子。
例:我們不會忘記老師的教育和培養。
我們難道會忘記老師的教育和培養嗎?
1. 字跡寫得潦草,錯別字多,這是不重視語文學習的表現。
2. 多得些知識決不是壞事。
3. 看著友人拿走自己的勞動果實,心里特別喜歡。
六 閱讀理解。
(一) 課內閱讀。
一夜的工作(節選)
我立刻起來,揉揉矇眬的睡眼,走進總理的辦公室。總理招呼我坐在他的寫字臺對面,要我陪他審閱我整理的稿子,這是備咨詢的意思。他一句一句地審閱,看完一句就用鉛筆在那一句后面畫上一個小圓圈。他不是普通的瀏覽,而是一邊看一邊思索,有時停筆想一想,有時還問我一兩句。夜很靜,經過相當長時間他才審閱完,把稿子交給了我。
……
在回來的路上,我不斷地想,并且地對自己說:“這就是我們新中國的總理。我看見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勞苦,多么簡樸!”
我這樣對自己說了幾遍,我又想高聲對全世界說,好像我的聲音全世界都能聽見似地:“看啊,這就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理。我看見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個夜晚都是這樣工作的。你們看見過這樣的總理嗎?”
1. 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勞苦( ) 審閱( ) 思索( ) 咨詢( )
2. 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簡樸( ) 矇眬( ) 瀏覽( ) 普通( )
3. 在文中找出本課的中心句,再寫下來。
4.在文中找出總理審稿的句子,用“ ”畫出來。
5.“我看見了他一夜的工作”和“他每個夜晚都是這樣工作的”之間的關系是( )
A.作者為能有機會親眼見到周總理一夜工作而幸福 激動。
B.作者從周總理一夜工作想到總理每個夜晚的工作,而這一夜工作的情景正是總理一生工作的縮影。
C.總理每個夜晚都是這樣工作的,作者只看見了他一夜的工作。
6.“你們看見過這樣的總理嗎?”這句話是個( )句,請換個說法,不用問號,使句子意思不變。
(二) 課外閱讀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從1910年到1913年,周恩來在沈陽東莞模范小學讀書。有一天,魏校長問學生:“你們為什么而讀書啊?”有的學生回答:“為明禮而讀書。”有的回答: “為做官而讀書。”有的回答:“為了不受欺負。”魏校長都不滿意。當問到周恩來的時候,他清晰有力地回答:“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魏校長聽了高興地連聲稱贊:“有志者,當效周生啊!”
周恩來的這個答案不是靈機一動隨便想出來應付校長的,而是他那少年胸懷中立下的堅定的志向。
周恩來生于1898年3月5日。那天,中國已在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之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貧弱不振,強烈地刺激著這位少年的心。
他12歲的時候,離開南方的家鄉,來到了東北的伯父身邊。一出沈陽火車站,來接他的大伯父就告訴他,沈陽有哪些地方是外國人的租界,不要隨便到哪里去玩,有事也要繞著走,免得惹了麻煩沒處說理。
周恩來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他問:“這不是我們中國的地方嗎?”
大伯父回答說:“中華不振啊!”
“中華不振”,12歲的周恩來當然不能完全懂得這四個字的含義。但他聽說過,外國列強吧中國當做一塊肥肉,大家都來搶著吃。
到了沈陽,他又曾去看過東郊魏家樓一帶日俄戰爭的遺跡。一位同學的祖父,向他悲憤地講了戰爭的經過和中國人民受到的災難。兩個帝國主義國家打仗,戰爭的地點竟然是中國的土地,倒在血泊里的竟是中國的人民。這是何等樣的奇恥大辱!
在沈陽租界,周恩來看見外國人的汽車軋死了中國人,揚長而去。中國的警官不但不敢扣留兇手,反而訓斥死者的家屬妨礙交通。
一樁樁事實,使周恩來越來越感覺到“中華不振”四個字的沉重分量,同時也立下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偉大志向。
1. 給劃線字選擇恰當的解釋。
(1)中華不振( ) A.搖動,揮動 B.奮起,興起
(2)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 A.興起 B.高起,突起
(3)有志者,當效周生啊( ) A.效驗,功用 B.摹仿,仿效 C.盡,致
2.從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詞語。
(1)形容臨時想出辦法來。 ( )
(2)極大的恥辱。 ( )
3.“戰爭的地點竟然是中國的土地”一句中,“竟然”的意思是
,這兩個字能刪去嗎?為什么?
4. 哪些事實使周恩來越來越感覺到“中華不振”四個字的沉重分量?
5. 本文的中心句是
根據中心句,本文的中心思想是:
七 習作訓練。
題目:我最喜愛的一種活動
要求:要把活動的過程些具體,要寫出自己活動中的感受,字數在400字左右。
八* 知識迷宮。
1. 漢字玩味。
漢語中有些詞語是很有趣的,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有些兩個字的詞語,前后兩個字對調后意思仍然不變,例如:潤濕——濕潤,你能再寫出五個來嗎?
( )——( ) ( )——( )
( )——( ) ( )——( )
( )——( )
2. 秀才的妙計。
從前有個秀才,滿腹學問,心地善良。他教窮人子弟讀書不收學費;對有錢人家子弟求學,要收很高的報酬。他出了一則告示,說明怎樣收取報酬。上面寫道:無米面也可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
窮人子弟來,他就這樣讀:
有錢人家子弟來,他就讀成:
請你想一想,他是怎樣讀的?把這則告示按兩種讀法加上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