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中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
學校簡介
長春中醫學院位于吉林省省會長春市工農大路15號,地處風景秀麗的南湖西畔。這一帶是長春市科技文化的中心。校園占地11公頃,建筑面積7萬平方米。 長春中醫學院是省屬唯一的培養中醫、中藥、針灸、骨傷師的高等學府,也是全省中醫藥科研、醫療中心。 長春中醫學院成立于1958年,是在吉林省中醫進修學校的基礎上創建的。建院初期,師資隊伍主要是在全省范圍內聘調的著名中醫藥專家學者。當時設有中醫專業和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同年,成立了附屬醫院。 1959年建立了中醫中藥研究所,進行中醫基礎理論和臨床研究,并增設了中藥士專業。 1962年7月,將吉林省衛生干部學校并入,增設了干訓班,負責對全省衛生干部的培訓工作。 十年動亂期間,中醫藥事業亦受到嚴重沖擊,學校停止招生達5年之久。1970年6月,撤銷了長春中醫學院,以第四臨床醫院的名義并入吉林醫科大學。 1978年至今,學校的教育事業發展較快,現設有4個專業:中醫(本科,修業5年;專科,修業3年)、中藥(本科,修業4年)、針灸(本科,修業5年)、骨傷(專科,修業3年)。碩士研究生學科:中醫內科、針灸、內經、診斷、中藥、婦科、傷寒、醫古文、骨傷9個,碩士學科數在省屬院校中位于前列。現有中醫、中藥、針灸整骨3個系,共60個教研室。 為滿足全社會,特別是廣大農村對中醫藥人才的需求,學校開展了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除本科生外,還有碩士研究生、大專生、中專生4個教學層次。除計劃內辦學外,還有函授、夜大、成人自考助學班、專業證書班等。1989年,受衛生部的委托,創辦了中國鄉村醫生函授學校。 長春中醫學院多年來,一直注重教師隊伍的建設,注重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據1990年8月統計,學校教職工總數1421人。其中教授級27人,副教授級167人。 1978——1989年度,學校在各種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90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92部,獲得省級以上單位鑒定的科研項目43項,其中獲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20項。治療脊髓病、中風、股骨頭無菌壞死等疑難病取得突破。有的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引起海內外學者關注。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學校的外事往來日益頻繁,現已同美國、日本、蘇聯、朝鮮、新加坡等國家的學術團體建立了友好往來關系。同日本東京醫藥學校等單位建立了合作聯系。1990年與日本國共同舉辦了中國整體師大學,招收日本學員來校就讀。 1978年以來,學校的教學科研條件不斷改善。全校有19個實驗室,除給學生提供實驗場所外,還搞一些科研鑒定工作。1990年,儀器設備固定資產總值224萬元。 學校的中藥標本室已有30多年的歷史,匯集了大量的藥用植物、中藥材、礦物藥、動物藥標本。其中動物藥標本總數居全國同類院校之首。 學校辟有醫史博物館,陳列文物400余種,古代典籍若干種,具有一定規模。 學校的圖書館樓新近落成,建筑面積2700平方米,藏書25萬冊,其中線裝書13000冊,有近200種珍善本中醫典籍,曹雪芹家藏醫書《集驗良方》即藏于該館。 學校現有4種刊物:《吉林中醫藥》(雙月刊)、《長春中醫學院學報》(季刊)、《吉林中醫教育》(季刊)和《長春中醫學院》院刊(月刊)。前1種公開發行,后3種內部交流。《長春中醫學院學報》力爭在1991年公開發行。 學校設有一附屬衛生學校,為全省培養中醫護士和針灸推拿醫士。 中國鄉村醫生函授學校建立后,為培養農村中醫藥人才做出了一定貢獻。 學校的附屬醫院系一所頗具規模的綜合性臨床醫院,床位600張,日門診1500人次(據1 990年7月統計),居全省醫院之首,是全省中醫醫療中心。另新辟有肛腸、骨傷、脊髓病3個專科醫院,既為學生提供了實習場所,又為患者醫病提供了方便,也為科研開辟了陣地。在校外設有長春市中醫院、通化市中醫院等12所臨床教學醫院,作為學生的實習基地。 長春中醫學院面向吉林省招生。專科專業設置:中醫、骨傷、針炙推拿。本科專業設置:中藥制藥、中醫學、中醫骨傷科學、針灸學、中藥學。授予碩士學位的學科與專業:中醫內科、內經、傷寒、中醫婦科、中醫針炙、中藥學、中醫骨傷科學。 通訊方式:郵編:130021,傳真:電話:5958760,電報掛號:交通路線:長春市62路無軌電車,52路、53路、54路有軌電車和13路公共汽車,在校園附近均有停車站。主管部門:省衛生廳 校舍面積:5.9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25萬冊 在校人數:學生總數: 1995,專科生: 506,本科生: 926,函授夜大生: 470,外國留學生: 41,碩士生: 52,教師總數: 252,教授: 7副教授: 53,講師: 94,助教: 98。
學校領導
名師風采
校園風景
關于長春中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的評論(...)
147102,7
會員特權
加入學校校友
申請學校管理員
修改學校資料
添加教師資料
添加學校資訊
學校新聞
熱點學校
學校地圖路線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 長春中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