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原同濟醫科大學、原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和原科技部干部管理學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
原華中理工大學和華中工學院簡介
1953年10月15日,華中工學院在武昌建校。當時新中國開始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進行大規模有計劃的建設。為適應大規模經濟建設,特別是工業發展對建設人才的需要,根據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的指示精神,中南行政委員會決定在武漢建立華中工學院。
在全國高等學校的院系調整中,華中工學院由原武漢大學、 湖南大學、南昌大學、廣西大學的機械系全部和電機系的電力部分、以及華南工學院機械系的動力部分、電力部分合并組成,是一所機電型的工科院校,8個本科專業,教師314人,在校學生2639人。
1953年建校時,物理學家查謙任院長,彭天琦同志任黨委書記。
1960年,華中工學院被國家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6年,學校整體實力已有較大提高,仍是多科性工科院校,基本上是本科教育,以教學為主。 6個系, 20個本科專業, 教師1097人, 職工1664人, 在校學生6087人, 年度科研經費90萬元。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災難,而科教文化戰線又是這場災難的重災區。但是,華中工學院的廣大干部和師生員工在經過“文革”初期的混亂局面之后,對“左”的錯誤和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用各種不同方式進行了抵制和斗爭,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為辦好學校而奮斗。這十年,華中工學院完成的屬于填補我國空白的項目有:
1.高溫真空拉伸疲勞試驗機;
2.曲軸動平衡自動線;
3.連桿稱重去重自動線(兩條);
4.數列處理機;
5.大功率步進電機(低速和高速系列);
6.功率步進電機可控硅驅動電源;
7.功率步進電機平滑驅動系統;
8.帶砂輪自動平衡裝置的高速外圓磨床;
9.激光游絲焊接機;
10.激光引線焊接機;
11.激光航空儀表包端焊接機;
12.微壓測量儀;
13.三噸沖天爐專用離心式鼓風機;
14.1600噸摩擦壓力機;
15.630噸液壓螺旋錘;
16.中頻可控硅逆變器;
17.六相三十度大電機研究;
18.冷作模具鋼Cr4 W2 Mov的研究;
19.小化肥廠造氣爐集中射流控制儀;
20.磁帶式(磁位計)大電流、電能測量儀(儀表式和數字顯示式);
21.酸化壓裂工藝中高效緩蝕劑7461和7462—102;
22.框架式動平衡機;
23.精密珩磨機;
24.微帶邊導膜隔離器(2-4G0)用于電子對抗;
25.鐵氧體相移調制器,用于衛星通訊地面站單軌道跟蹤接收機。
對這一時期的工作,朱九思在1977年2月6日給黨委常委的一封信中做了這樣的概括“我認為這幾年增設了若干專業,不僅是經過批準,而且是必要的,正確的,加之大搞教育革命,在這種情況下面必須增加相當的人力和物力。因此,我們調進了若干教師,通過科研又增加了設備,所有這些,都是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我們適應了這種規律。我們也應該適應這種規律。”
1975年10月: 36個專業,教師1655人,職工2500人,在校學生3600余人,當年科研經費205.94萬元。
1977--1979年,撥亂反正,開創新局面。學校組織教師調查世界著名大學與科學技術發展的現狀,提出了新時期的奮斗目標“在本世紀內把我院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理工科大學,使我院培養的科技人才,提供的科技成果生產的試制產品,適應建設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的需要。”“在科學技術水平上,瞄準美國著名的理工科大學,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使我院跨入世界先進的行列,對國家作出較大的貢獻。我院的專業建設、教師隊伍 建設等各項工作,都要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全院教師干部認真討論教學與科研的關系,明確科學研究在學校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把學校辦成既是教育的中心又是科研的 中心。1979年成立管理工程系,創辦物質管理專業。1979年8月10日教育部黨組通知:經中央批準,朱九思任華中工學院黨委書記,王樹仁、孫盛海、楊玉來任副書記;教育部任 命朱九思為華中工學院院長,王樹仁、孫盛海、劉穎、陳廷、馬毓義、劉多興、劉昂、朱德培、孫寶庫任副院長,劉乾才、張鴻 卿任華中工學院顧問。經過三年努力,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基本完成了撥亂 反正的任務,確定了新時期學院的奮斗目標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方 針,并在教學改革、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和辦學條件建設上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為80年代全面開創學校新局面尊定了基礎。 1980年—1983年改革學科結構,實現三個轉變。三個轉變內容是:
1.一定要名符其實地把學校辦成兩個中心,既是教學中心,又是科研中心;
2.把學校逐步辦成文、理、工、管四個方面綜合組成的大學;
3.在培養好大學生的同時,把研究生的培養提到主要位置上。
1980年,國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1981 年開始實行學位制度。在1981年國務院批準的第一批碩士、博士授予點中,華中工學院有27個專業有權授予碩士學位,9個專業有權授予博士學位,有12位教授擔任博士導師 。
198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又批準華中工學院10個碩士專業點、4個博士專業點、4名博士導師。研究生人數大幅度增加,1981年招收221人,1982年招收207人,1983年招收287人。到1983 年底,在校研究生人數636人。
1980年創辦中國語言研究所,1980年建立科技英語專業,成立外語系,1983年設立技術經濟專業,成立經濟系。
1984年--1986年,把工作重點轉到提高質量上來。學校領導提出:“全面提高質量是我們的中心任務。”
1984年7月13日,研究生院正式成立,是全國首批成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學之一。
1984年12月26日,教育部在學校正式宣布《關于華中工學院領導班子成員任免的通知》:李德煥任黨委書記,黃樹槐任院長,朱九思任名譽院長。
學校“六五”期間共完成科研課題294項,有100多個項目獲獎。
國家發明獎10項
國家“六五”攻關獎5項
國家科技進步獎5項
國防科技成果獎12項
國家部委級科技成果獎50項
1988年1月,國家教委批準:華中工學院改名為“華中理工大 學”。
為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學校開始推行學 院制,對學科專業實施改善、創新、拓寬、增強適應性等大的改革動作。到1994年全校除研究生院和成人教育學院兩個學歷層次不同的學院外,已建立了
理學院
文學院
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
生物工程與技術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建筑工程學院
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
經濟學院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工商管理學院
學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斷提高教育質量:設置教學改革基金,到94年共撥款260萬元,資助了321個項目,其中195個項目已經完成;95、96年各撥專款200萬元 改善基礎課教學設施。設立了教學質量優秀獎、教學研究成果獎、優秀講義獎、優秀教材獎。堅持不懈地抓課程建設、實踐教學環節建設、教材建設和學風教風建設,對主要基礎課制訂了特殊政策,建立了校內的電子實習與金工實習兩大基地。實行主輔修制度和學習特優生培養制度,舉辦了提高班、少年班,取消了補考制度,開展多種單科競賽活動和課外科技活動。
從95年秋季開始,已全部實行適合我校情況的學分制。在全國舉行的各類評獎活動中,我校都有較好的表現:1989年、1993年兩屆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獎評選中,共有九項成果獲得國家級獎(其中國家特等獎1項,國家級獎 3項,國家級二等獎5項)1988、1992年兩屆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材獎評選中,獲特等獎1種,國家級優秀獎7種,部級一等獎18種 在已舉行了三屆的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中,我校每屆進入前三名。畢業生普遍表現出責任感強、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等特點,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畢業生的供需比連續保持在1:5左右。近幾年80%左右的畢業生分配到國家部、委、重要科研單位、重點高校和大中型企業。
1994年,學校成立研究生院10年: 博士學位點31個,博士導師111人, 7個博后站,碩士學位點76個。
1994年招收碩士研究生710人,博士研究生178人,在校研究 生達到 2232人,比1978年增長了12倍。
1994--1995學年度,在校就讀博士生495人,碩士生1737人, 本科生9375人, 專科生1895人, 夜大、函授本專科生3938人, 留學生50人, 共17490人,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幾所大學之一。
1994年科研經費達到7640萬元,比1978年增長了60倍,居國家教委直屬高校第4位。1978年至1994年,共完成科研課題1899項,有848項獲獎,其中國家級獎82項,部委和省級獎626項,獲國家專利1422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8735篇。
據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94年12月發布的新聞,我校1993年在國內發表的論文達1032篇,“首次突破國內發表論文數1000篇”,位居全國高校榜首,也位居全國榜首。被“EI”收錄的論文 居全國高校第七位,被“ISTP”收錄的論文居全國高校第七位,被“SCI”收錄的論文居全國高校第11位。
我校現已設立: 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激光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塑性成形模擬與模具技術國家實驗室, 新型電機國家專業實驗室, 外存儲系統國家專業實驗室, 智能制造開放實驗室, 圖像信息處理與智能控制開放實驗室,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華中地區網控中心,建校四十周年時,國家主席江澤民、國務院總理李鵬分別為我校題詞。
發揚艱苦奮斗優良傳統,建設第一流的社會主義大學 --江澤民
為建設新型社會主義大學而奮斗 --李鵬
原同濟醫科大學簡介
德國在1870年普法戰爭中獲勝后,實現了以普魯士邦為首的全國統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國 ,加速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19世紀90年代,德皇威廉二世推進"世界政策",向海外擴 展殖民地,爭霸世界。 1891年德國海軍艦醫埃里希·寶隆(Erilch paulun)隨艦首次來上海。當他看到上海流行霍 亂、傷寒、瘧疾等疾病,且缺醫少藥時,就決定離開海軍,先回德國進修醫學。1893年他 再次來到上海,就在德國總領事館附近設立了診所,并與在滬的幾名德國醫生組成"德醫公 會"。1899年,"德醫公會"營業不振,寶隆私下通過中國紳商和德國公司、企 募捐到一筆 款項。德國駐滬總領事館克納佩(W·Knappa)乘八國聯軍戰勝中國的余威,派領事館參贊費舍爾(P·D·Fischer)施壓于上海的中國官員上海道扎飭善堂,撥了座落在張家浜新馬路( 現上海鳳陽路)旁一塊地皮,給寶隆辦醫院。1900年,寶隆創辦的"同濟醫院"正式掛牌。醫 院的醫師大都是"德醫公會"成員。他們白天忙于經營自己的診所,只有傍晚到醫院看門診、動手術。寶隆看到醫療力量不足,擬在院內設立一所德文醫學堂,招收中國學生,以培養施診醫生,得到德國駐滬總領事館及德國高等教育司的贊同。1906年,設立了一個支持 醫學堂開辦的基金會,得到了德國"促進德國與外國思想交流的科佩爾基金會"的協助。籌集到一批醫科書刊及新式的外科手術電動器械等物品。這些物品在啟運上海前,先在柏林 醫院展覽一周,德皇威廉二世和清政府駐德公使孫寶琦曾到現場觀看。
1907年6月醫學堂開學前,德國駐滬總領事克納佩在上海不僅號召德國商人捐款,而且要求德國洋行向中國商人募捐。費舍爾還要求中國官方資助,捐款金額較多者可成為醫學堂董事會董事。醫學堂建立時定名為上海德文醫學堂,成立了董事會。董事會由18人組成,主要成員有:三個德醫公會元老:寶隆、福沙伯、福爾克爾;三名德國商人:萊姆克、米歇勞和賴納;兩名中國紳商:朱葆三(滬軍都督府財政部長及上海商務會會長,大買辦)、虞洽卿(荷 蘭銀行買辦);總領事館的副領事弗賴海爾·馮·呂特等。寶隆被推選為董事會總監督(董事長)兼學堂首任總理(校長),全面負責學堂工作。校址設在同濟醫院對面的白克路 (今上海鳳陽路)。1907年10月1日醫學堂舉行了開學典禮。
1908年,"德文醫學堂"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同濟"寓意德國人與中國人同舟共濟)。"同濟"二字從德文"Deutsch"諧音而來。1909年,寶隆博士因病于3月5日在上海逝世。上海德醫公會元老福沙伯博士接任同濟德文醫學堂總監督兼總理。1910年12月,德國政府及工商界看到上海同濟德文醫學堂已取得信譽和辦學經驗,同 時認為上海是中國最重要的工商業城市,而且近千名德國商人在上海經商,于是他們策劃辦一所工學堂。12月10日,德國工商界和銀行界領袖集會,推選德國樞密政府顧問費舍爾博士為首,在中國建立一個德國工學堂協會。在費舍爾的號召下,短短幾月就籌得175萬馬 克資金。
1912年,同濟德文醫學堂增設工科,更名為"同濟醫工學堂",設醫、工和德文三科。由校董事會籌措辦學經費,由福沙伯全面領導學堂事務。當年,醫正科三級學生張近樞、何理中、江逢治3人,按照德國大學醫科考試規則參加學堂的第一次畢業考試,均順利通過,如期畢業。他們是同濟醫工學堂的第一屆畢業生。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尾聲,2月美國宣布與德國斷交,不久對德宣戰。3月17日,上海法租界當局以同濟醫工學堂是德國的產業,為防止德國人利用該校機械制造武器為由,當眾宣布解散學校,并限令師生當日離校。為此,社會各界聯名致電教育部,請設法對同濟學生作善后安排。教育部馬上派人商議,把學校遷到吳淞鎮,繼續開學上課。4月23日,教育部下令學堂改屬華人私立學校,由華人董事會辦學,直屬教育部領導。同年12月,更名為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1922年學校遷往吳淞鎮。
1924年5月20日,經教育部批準,改名為同濟醫工大學(因此,5月20日定為校慶日)。1927年8月,由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接管,命名為國立同濟大學,原醫、工 兩科分別更名為醫學院、工學院。1937年又先后增設了文、理、法等學院,從而成為了一 所多學科的綜合大學。學校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早在1925年"五卅"運動中,同濟大學醫學院學生就積極參 加反帝大示威,并通電社會,揭露"五卅"慘案真相,控訴帝國主義的暴行。1937年,"七·七"事變,抗日戰爭爆發,學校成為抗日救國會,上街游行,宣傳抗日救國思想,并多次同上海其他大學的學生一起到南京向國民黨政府請愿、示威,要求積極抗日。學校還組織了抗日救護隊,支援前線,打擊日本侵略者。同年8月,日本飛機接連轟炸吳淞地區,校舍 遭到嚴重破壞。廣大師生團結合作,同舟共濟,有滬西遷,途徑浙江、江西、廣西、云南,歷經艱辛,輾轉跋涉千里,于1940年10月到達四川省宜賓縣和南溪縣。師生齊心協力,在危難艱苦之中,克服重重困難,堅持進行教學、醫療和科研工作。當遷校至江西贛州時 ,醫學院德籍院長柏德辭職,由皮膚科專家寧譽任院長,他是第一位任同濟大學醫學院院長的中國人。抗日戰爭勝利后,1946年7月,同濟大學醫學院遷回上海。1947年,在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同濟師生3000多人,參加了"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斗爭。1948年1月,為抗議反動當局迫害進步學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罷課、絕食斗爭。解放前夕,學校 組織了應變會、糾察隊,積極開展護校應變工作,取得了團結護校迎解放的勝利。1949年 5月,上海解放。同濟大學校務委員會成立,唐哲任校務委員會常委兼醫學院院長。
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及其附屬同濟醫院內遷武漢,與武漢大學醫學院合并,命名為"中南同濟醫學院",由中南軍政委員會衛生部主管。同年,300多名師生積極報名參加抗美援朝醫療隊,上前線為志愿軍服務。1951年6月,中南同濟醫學院成立黨支部,殷傳昭任黨支部書記。1955年3月,同濟醫院從滬遷漢,完成 后期部分的遷院工作。1955年6月,漢口協和醫院劃歸中南同濟醫學院作為附屬醫院,遷校建校任務完成。
1955年8月,中南同濟醫學院更名為武漢醫學院。唐哲任武漢醫學院院長。同年,山東醫學 院衛生系學生及部分教師調整來漢與學院公共衛生學館師生合并,建立了衛生系。1956年學院開始招收研究生。1957年2月,召開中共武漢醫學院第一次黨員大會,選舉產生武漢醫學院第一屆黨委會,設黨委常委,殷傳昭同志任黨委書記。1958年3月,李光宇同志任黨 委書記。同年,增設兒科系(1962年停辦,1978年恢復)。1959年4月,召開中共武漢醫學院第二次黨員大會,選舉產生武漢醫學院第二屆黨委會,未設黨委常委。李光宇同志任黨委書記。1960年6月,召開中共武漢醫學院第三次黨員大會,選舉產生武漢醫學院第三屆黨 委會,設黨委常委。李光宇同志任黨委書記。1962年,經衛生部批準,學院在全國醫學院校中第一批改為六年制。同年,在醫學系增設了德語醫學班,并在部分年級開設了德語普通班。1965年,蘇星同志任黨委書記。從1966年開始,"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學校連續5年未招收學生。1971年,開始招收 工農兵學員。1972年增設藥學系。1976年粉碎"四人幫"后,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 勝利召開,經過撥亂反正,端正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學校重新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1978年起,學校由衛生部主管,受衛生部與湖北省雙重領導。同年,在衛生系增設環 境醫學專業。從此,全院各學科恢復招收研究生。1980年,醫學系恢復德語醫學班,學制 為六年。1981年2月,張澤生任臨時黨委書記,裘法祖任武漢醫學院院長。同年8月,召開武漢醫學院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武漢醫學院第四屆黨委會,設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屆),張澤生同志任黨委書記。11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學院為首批博士、碩士和學士學位授予單位。1982年建立衛生管理干部培訓中心,并開設三年制衛生管理 專修課。1984年,吳在德任武漢醫學院院長,裘法祖任名譽院長。
1985年7月,武漢醫學院改名為同濟醫科大學。吳在德任校長,裘法祖任名譽校長。從1985 年起,在學生中試行學分制和學年制相結合的新制度。1986年,正式成立法醫系,7月,召 開中共同濟醫科大學第五次黨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同濟醫科大學第五屆黨委會,設黨委 常委、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屆),葉世鐸同志任黨委書記。1987年2月,在馬列主義教研 室的基礎上,成立了社會科學部。同年實行校長負責制,11月,劉樹茂同志任黨委書記。1 988年創辦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1989年,臨床醫學專業開始招收留學生,同年,恢復黨委 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1991年成立婦幼衛生系。批準建立基礎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99 2年6月,召開中共同濟醫學大學第六次黨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六屆黨委會,劉樹茂同 志任黨委書記,薛德麟同志任校長。同年10月,"中國醫學科學院武漢分院"在校內掛牌。1 993年,"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武漢分院"在校內掛牌。同年成立預防醫學系、環境醫學系,衛生管理系、教育技術中心。1994年11月,批準建立臨床醫學和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博士 后科研流動站。1997年9月,黃光英同志任黨委書記,洪光祥同志任校長。同年,學校全面 實行學分制。2000年,新增生物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原武漢城市建設學院簡介
武漢城市建設學院,于1981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恢復重建,隸屬建設部領導。她的歷史可以追朔到50年代。她的前身是中南建筑工程學校,由中南地區的鄭州高等工程學校、武昌高等工程學校、武漢土木技校、長沙楚怡高等工程學校、長沙市政工程學校、湘鄉高等工程學校等六所學校土木工程專業的師生合并成立。屬中南建筑工程部領導。校址設在風光秀麗 的江西廬山。1952年12月3日,在廬山大禮堂舉行了隆重的建校開學典禮。
1953年學校遷入武昌,校址設在武昌馬鞍山,校名改為武昌建筑工程學校,直屬 中央建筑工程部領導,同 年,廣州珠江水利學校土木本科師生又并入本校。1958年5月學校升格為大專,定名為武漢建筑工程專科學校,同年年底更名為武漢建筑工業學院。1960年又易名為武漢城市建設學院 。在當時是全國唯一的一所城市建設專業的高等學府。1961年中南給排水設計院專科學校給排水專業師生并入本院。1964年10月定名為武漢建筑工程學校。1971年10月與原北京建筑工業學院合并為湖北建筑工業學院。之后又改名為武漢建筑材料工業學院。
新建的武漢城市建設學院,1983年8月破土動工,校址位于武漢東湖之濱、馬鞍山麓。東有“桃園勝地”之稱的九峰森林公園,西與華中理工大學毗鄰,南接關東科技工業園,北與秀麗的東涌風景區相依。隨著學院建設的不斷發展,目前,占地面積為39735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校園內教學主樓、圖書館、力學館、物理館、計算機中心等建筑錯落有致,大學生活動中心、標準運動場、游泳池以及藍球場、排球場、網球場等教學活動基礎設施配備齊全。學院設有6個系:城市規劃與建筑系、城市建設與管理系、環境工程系、城市道路與交通工程系、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和社會科學系。本科教育有12個專業:建筑學、城市規劃、藝術設計、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給水排水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環境工程、交通工程、電氣工程與自動化、計算 機科學與技術。7個學科有碩士研究生學位授予權,包括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管理科學與工程、市政工程、道路瑟鐵道工程、交通規劃與管理和經濟法。1999年在校本專科學生近5000人,碩士研究生70人,成人教育學生3200余人。畢業生分布北京、上海、廣州、湖北、湖南等全國23個省市。現有教職員工1000余人。全校藏書35萬冊,設有20個專業實驗室,向全國發行刊物《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學報》(含自然科學版和社會科學版)?學院以本科教育為主,還辦有其他層次教育,院內設有成人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省建設系統繼續教育培訓中心;在辦好本科教育的基礎上學院積 極支持倡導廣大教師參與科研活動,建立了建筑設計研究院(甲級)、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甲級)、風景園林研究所、房地產經營管理研究所、結構工程研究所、房地產估價事務所等科研設計機構。承擔著國家、部委、省市等科研設計項目。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學校形成了“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逐步建立起面向21世紀國家市建設事業需要和適應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趨勢的學科體系。